• 网站首页
  • 肝病专题
  • 白发治疗
  • 肝病原因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» 肝病专题 » 肝胆的病理 » 颞骨癌
    颞骨癌
    • 作者:未知 更新时间:2010-11-18 10:37:55 来源:药品分类网 【字号: 】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
    颞骨恶*肿瘤约占耳科病例的五千至二万分之一。鳞癌最常见,外耳道,中耳和*突中60%~80%为鳞癌,其次是腺癌,囊腺癌和基底细胞癌,黑素瘤少见。Mofat等总结了鳞癌有六种组织学类型:高分化;中分化;低分化;细胞形态清晰;纺锤形和疣状鳞癌。颞骨鳞癌的人群发病率约百万分之一至百万分之六,其中60%~70%发生于耳廓,加%~30%发生于外耳道,10%发生于中耳和*突。50~60岁多见,无*别差异。耳廓上绝大多数是基底细胞癌。本文复习仅限于颞骨鳞癌。
    【病因学】最重要的病因是暴露于紫外线或超量放射线,如鼻咽癌放疗,特别是皮肤细嫩的人群。18例颞骨肿瘤中,39%(7/18)是放射相关肿瘤(鼻咽癌放疗后):5例鳞癌,2例肉瘤。而对于未暴露部位,如外耳道鳞癌,可能与基因有关。另外,化学制剂,如与含氯消毒剂的相关*也有报道。以前文献中提到的慢*化脓*中耳炎是一显著致病因素,目前尚未证实。伴慢*中耳炎的中耳癌多有人类*头状病毒(HI)V)的感染。约50%的病例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有长期耳漏史。
    【临床表现】首发症状多为耳漏,耳内出血或血*分泌物最常见。听力下降,早期为传导*。肿瘤可沿骨壁或已有的血管神经通路侵袭,破坏耳蜗可致感音*聋。随着肿瘤增长,出现耳痛,眩晕,面瘫。从外耳道向前扩散至颞下颌关节,腮腺,或直接经薄弱的外耳道骨壁,岩鳞部骨缝或外耳道软骨切迹侵入颞下窝,引起张口困难,外耳道、耳前包块等。侵及V~Ⅻ颅神经可引起相应的症状,侵及颈静脉孑L和颈动脉引起大出血。向上侵袭鼓室天盖、硬脑膜和颞叶,引起头痛,脑膜炎。晚期可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和远处转移。
    【诊断分期】准确的分期有利于治疗和疗效观察、学术交流,它取决于CT估测骨质破坏程度,MRI评估软组织情况,以及活检结果。遗憾的是,到目前为止尚无统一的分期标准。目前的分期标准见表1。
    【鉴别诊断】首先要鉴别的是可以导致耳漏的良l生病变:外耳道炎、息肉或胆脂瘤导致的鼓膜穿孑L,外耳道胆脂瘤,鼓膜置管后耳漏,外生骨疣或骨瘤,假上皮瘤样增生。恶*病变:鳞癌,囊腺癌,基底细胞癌,横纹肌肉瘤,黑素瘤,腺癌,浆细胞癌,白血病,淋巴瘤,绿色肉瘤,恶*血管球瘤,转移瘤。交界*病变:郎格尔汉斯组织细胞瘤病。儿童中变异于郎格尔汉斯组织细胞瘤病的嗜酸细胞肉芽肿。完整鼓膜时可出现耳漏。假上皮瘤样增生是慢*刺激引起的上皮增生,与慢*感染有关。组织学上与鳞癌易混淆。曾有1例该病患者误行术前放疗和手术治疗,而另1例6年后转为鳞癌。应高度重视伴有耳漏或外耳道溃疡的鳞癌患者。活检时耳科医生应连同瘤体周围的正常组织做袖套状切除,以便病理学家鉴别。
    【手术及重建】颞骨癌的手术方式:外耳道局限*T1期,特别是耳道后壁的肿瘤可袖套状切除,以前是连同耳道皮肤完整切除肿瘤,但现在是指界于单纯肿瘤切除和扩大颞骨部分切除之间的术式。
    局限于外耳道的病灶:对T1期和部分拒绝或因医学原因不能扩大切除的T2患者,绝大多数颅底外科医生主张做颞骨部分切除(LTBR):去除外耳道软骨及骨质,鼓膜及锤砧骨,以及与之相邻的其他组织。手术步骤:耳道关闭成死腔,行扩大面隐窝的*突切开术,上鼓室尽量向前扩大,鼓部骨质向下磨至鼓环,从耳屏软骨和前外耳道骨质中解剖出颞下颌关节,分离砧蹬关节,然后去除整体圆柱形组织。此手术可向前扩大切开颞下颌关节,髁突和浅层腮腺。LTBR比常规的*突切开术更利于肿瘤的完整切除。许多研究表明,常规*突切除加术后放疗的存活率与LTBR相近。
    超出外耳道的肿瘤:起自中耳和*突的肿瘤,不论其大小,都属rI3或T4期,应行①小片状切除;②颞骨次全切除(STBR);③颞骨全切除(3TBR),也称扩大颞骨切除。3TBR手术步骤:完整切除耳道,耳廓及周围皮肤。切除腮腺,面神经,下颌骨上升支,颧弓,颞下颌关节,翼状肌直至卵圆孔以保护三叉神经。在上颈部,分离颈内和颈外动脉,颈内动脉伴颅Ⅸ,X,Ⅺ神经和其内侧的颈静脉完整切除。明确椎动脉后分离颈1交通支和颈肌深面,以便切除茎*孔并暴露颈动脉人颅口。行颅中窝切除术以暴露三叉神经和岩部的颈动脉,切除中颅窝硬脑膜。乙状窦后结扎横窦,向前切除岩尖和颈动脉管相邻的斜坡骨质。切除颈动脉并移植。行枕骨下切开以直视颈静脉球和枕骨大孔。切除硬脑膜向后至乙状窦,经交通窦到达小脑幕,向前到达上部岩窦。牺牲后组6条颅神经,切除下部骨质以松解颞骨。注意基底静脉丛出血较多。若切除范围较大,必须仔细分离逐层切除,尤其是在枕髁,斜坡,颈动脉或海绵窦。对于重建大多使用局部肌皮瓣,如颞肌,斜方肌,胸肌或阔肌,表面用皮肤或皮下粘膜移植物覆盖。其中颞肌皮瓣最常用。有人认为带微血管的皮瓣可修补较大的脑膜缺损或颈动脉暴露。可用人工脑膜或阔筋膜修补硬脑膜。神经移植可重建面神经或其他颅神经,如Ⅸ,Ⅻ神经。有学者认为不应用舌下神经修复面神经,因为失去舌下神经功能,会加重丧失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症状。
    【疗效及预后】5年生存率从50年前的25%上升到目前的50%,T1,T2期可达80%~100%,鳞癌的生存率低于其他肿瘤。原发病灶的局部扩散是决定预后的最重要因素。不良预后因素有:面瘫、切缘阳*,侵及硬脑膜,区域*淋巴结受累,多组颅神经受累和严重的疼痛。复发多出现于术后的2—3年。
    【争鸣】14位优秀耳科学家一起小结颞骨鳞癌的治疗:
    1.13~T4期是否做小于3TBR的手术?12位选择病例行部分或STBR,必要时深入岩间,术前面神经完整时倾向于保留;2位选择行TIBR。
    2.3TBR时是否切除颈动脉?回答各半。支持者认为侵犯颈动脉而未切除者2年生存率仅8%,如果对侧循环好,cT示颈动脉管侵犯者应予切除。术前应用可分离的气球或线圈阻塞颈动脉,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(singlephotonemissionCT,SPECT)评估对侧脑血流。不支持者认为侵犯颈动脉肿瘤治愈的可能*小,而切除颈动脉的死亡率如此之高,故宁愿将肿瘤从血管上剥离,然后放疗。
    3.TI'BR是否有禁忌证?TI'BR的禁忌证为远处转移和/或无法承受手术。10位特别提及脑组织受累。
    4.何时放疗?都认为应对12,rI3,T4期病例术后放疗。对于T1期肿瘤仅1位建议术后放疗,其余专家认为应根据肿瘤部位和组织学决定:较小的局限于侧壁T1期和分化良好而没有侵犯大血管的肿瘤只需切除,但95%的外耳道鳞癌需要放疗。
    5.颞骨癌是否切除耳廓?应根据原发肿瘤的部位而定:若仅限于耳甲腔,可保耳廓;若原发于耳廓,侵及外耳道,侧切除耳廓大部或全部。其它可根据冷冻切片,决定边界。rI3,T4期病例均需除耳廓。
    6.如何修复颞骨缺损?既往认为常规的*突开放术后,开放耳道有利于提高术后听力,并监测复发,而有作者认为应用皮瓣修补术腔,可防止术后愈合困难和因放疗所致的引流不畅。
    本文来自 http://www.goodood.cn/
    本文来自药品信息网 http://www.goodood.cn/
    【免责声明:本站所发表的文章,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,内容仅供参阅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如有不符合事实,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,请及时告知,本站立即删除。谢谢监督。】
  •   
  • 图片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