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肾综合征(HRS)是以肝功能衰竭为诱因,在引起肾脏功能*改变至肾衰竭的过程中,以一组临床相关的伴随症状为疾病特点的症候群。包括:门脉高压、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、内源*血管活*物质表达异常和肾功能进行*恶化等。此病发病凶险,预后差,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。
【诊断】
诊断标准2007年,国际腹水俱乐部修改后的HRS诊断标准包括:
1、肝硬化合并腹水;
2、血清肌酐水平>133μmol/L;
3、在应用利尿剂及白蛋白[推荐剂量为1g/(kg·d),最高可达100g/d]扩容治疗2天后,血清肌酐水平无改善(>133μmol/L);
4、无休克;
5、近期无肾毒*药物使用史;
6、无肾实质疾病和(或)超声检查异常。
鉴别诊断应将HRS与低血容量休克相关肾功能衰竭相鉴别,后者以急*肾小管损伤为特点,前者无严重实质*肾组织损伤,主要为功能*病变,且对单纯补液治疗无效。
【发病机制】
尽管发病机制尚存争议,但多数观点强调血液动力学紊乱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。最新研究显示,肝硬化腹水-低钠血症-肝肾综合征的发生是一个相互影响和持续进展的过程。
腹水与低钠血症可提示HRS病情进展和预后吉纳等研究发现,在伴腹水的肝硬化患者中,低钠血症是预测HRS发生的危险因素,血钠<133mEp/L患者的HRS发病率显著升高。在应用盐皮质激素后,单纯肝硬化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显著优于合并腹水者。因此,腹水与低钠血症在HRS的病情进展和预后方面可能具提示作用。
多种血清激素水平可提示HRS进展和预后施里尔等发现,随疾病进展,患者血清激素[血管加压素(AVP)、去甲肾上腺素(NE)、肾素、醛固酮]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,并可能在疾病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,如肾素和NE水平较高的肝硬化患者预后较差。
施里尔等检测发现,肝硬化鼠下丘脑AVP的mRNA表达显著增多。
克拉瑞尔等研究显示,在给肝硬化和正常鼠分别应用AVPV1受体拮抗剂后,前者平均动脉压降低,而后者无改变。
格伯斯等发现,在伴低钠血症的肝硬化患者中,AVPV2受体拮抗剂利伐普坦可有效促进水排泄,降低尿渗透压,且随剂量增加(100mg/d对200mg/d)药效亦增加;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可促进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腹水减少、体重下降。
NO调节内脏血管舒张尼德伯格等发现,在应用一氧化氮(NO)合成酶抑制剂(L-NAME)后,肝硬化鼠的血管阻力增大,大动脉环磷酸鸟苷(cGMP)水平降低。
马丁等证实,在L-NAME治疗7天后,肝硬化鼠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(eNOS)表达减少,水排泄增多,肾素活*和醛固酮水平均降低。
【治疗】
药物治疗目前主要应用扩容和升压药,如白蛋白、NE、米多君、奥曲肽和特利加压素等,而尚无足够临床证据证实多巴胺的有效*。
大量研究证实,肝硬化患者水排泄增多与动脉压升高呈正相关,因此扩容十分重要。如单独使用甘露醇或心房钠尿肽(ANP)对肝硬化患者均无促进水钠排泄作用,但两者联合则具显著利尿效果;同样,与单药相比,NE联合扩容治疗亦可显著增加钠水排泄和升高平均动脉压。此外,米多君联合白蛋白治疗Ⅱ型HRS的效果优于米多君联合奥曲肽。
研究显示,联合应用皮下注射奥曲肽(100ug三次/日最大剂量至200ug三次/日)、口服米多君(7.5mg三次/日最大剂量至12.5mg三次/日)和白蛋白的总治疗有效率为30%~50%。
另一项研究显示,在NE[起始剂量0.1ug/(kg·min),根据血压每4小时增加0.05ug/(kg·min),至最大剂量0.7ug/(kg·min)]联合白蛋白治疗Ⅰ型HRS10天时,患者平均血清肌酐由230umol/L降至141umol/L;2个月时的生存率为58%。
多项研究表明,特利加压素可使肾小球率过滤(GFR)改善50%,与白蛋白合用效果更佳;但是此药易导致局部缺血和脑水肿,且疗效不能维持。
桑亚尔等发现,与白蛋白联合安慰剂相比,白蛋白联合特利加压素可有效延缓Ⅰ型HRS进展,延长患者生存时间。
亚历山德里等比较了NE和特利加压素分别联合白蛋白对HRS的疗效,结果显示,两种疗法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,但后者的HRS复发率(60%)显著高于前者(29%)。由于此研究总样本量较少(仅22例),其结果有待大样本研究证实。
若实施升压药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(TIPS)治疗HRS,则首先改善GFR,再行TIPS可进一步提高疗效。
肾脏替代治疗和肝移植研究显示,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(MARS)治疗HRS患者的累积生存时间显著长于连续静脉-静脉血液透析滤过(CVVHDF)。
贡瓦等对肝移植患者的5年随访研究显示,随肾功能下降,患者生存年限逐渐缩短,且移植后第一年内死亡率最高。因此,做好移植前对症处理有利于改善病情。
雷斯图恰等研究发现,在肝移植前给予积极升压治疗(血管加压素联合白蛋白),HRS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100%,高于行肝移植的非HRS患者(83%)。
由于需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肝移植受者术后第1年生存率低,有外科专家提出肝肾联合移植的方案,但其可行*和入选标准仍备受争议。瓦德(Wadei)等研究发现,肾活检可为是否应行联合移植提供有别于一般检查的信息,但其可靠程度尚待进一步证实。
本文仅供参考,不代表本网站任何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