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观09年4月份在丹麦肝病研究学会(EASL)的年会,我们发现在这次年会上出现来一些新到观念和名词。年会上有关慢*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、非酒精*脂肪*肝病及酒精*肝病三方面的最新进展。
慢*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
慢*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目标有两点,其一是通过持久抑制乙肝病毒(HBV)复制,阻止和延缓肝硬化、失代偿肝病、终末期肝病、肝细胞癌和死亡的发生,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目的;其二是通过持久抑制HBV复制,降低慢*肝炎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风险。在2009EASL年会上,为达到抗病毒治疗目标,与会者就如何设立抗病毒治疗终点、治疗疗程及治疗预测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。
对治疗终点的认识——HBsAg清除的重要*
抗病毒治疗终点顾名思义就是治疗停药的时间。无论应用何种抗病毒药物,首先必须将HBV/DNA降到越低越好,理想的是达到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不到(10~15IU/ml),同时伴生化学和组织学改善,防止出现并发症,在此基础上EASL提出了三个治疗终点。
1、理想的治疗终点
该终点适用于HBeAg阳*及**患者,即经过治疗出现持续的HBsAg消失伴或不伴HBsAg血清学转换,此时即可停止治疗。本届年会很多专家的报告都强调了HBsAg清除和血清学转换的重要*。
有学者报告,在经干扰素治疗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患者中,经3年随访显示,30%的患者出现了HBsAg清除,6年随访显示,HBsAg清除率可高达45%。
意大利学者报告,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96周,53%的患者出现HBeAg清除。在停药后的5年随访中,如患者HBV/DNA始终<400copies/ml,HBsAg清除率可高达72%。更令人可喜的是核苷类似物的长期治疗(>5年)也可获得HBsAg清除。
2、满意的治疗终点
对于达不到理想治疗终点的HBeAg阳*患者,满意的治疗终点(出现持续的HBeAg血清学转换)也是可以停药的指标。
3、有益的治疗终点
对不能达到血清学转换的HBeAg阳*及**患者,核苷类似物治疗应维持HBV/DNA检测不到,但不能停药;而应用干扰素治疗后持续HBV/DNA检测不到也可停药。
有限疗程治疗——本届年会的新理念
1、有限疗程治疗
有效疗程是本届年会提出的一个新理念,是指无论干扰素治疗还是核苷类似物治疗均是有疗程的。
对于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患者,无论其HBeAg阳*或**,疗程均为48周。干扰素治疗停药后仍有后效应,因此停药后应长期随访。
核苷类似物疗程在治疗前不能确定,在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后,应再延长治疗6个月或12个月(最好12个月)后停药。
2、核苷类似物长期治疗
对于HBeAg**患者、未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的HBeAg阳*患者以及肝硬化患者(包括已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的肝硬化患者),应进行核苷类似物长期治疗,疗效与疗程成正比。
对治疗的预测
1、预测的重要*
慢*乙型肝炎需要长期治疗,因此对疗效的预测尤为重要。通过预测可实现个体化治疗,即个体化首选治疗药物及决定疗程。
此外,个体化治疗还能提高患者的依从*,节约费用。
2、治疗前预测
关于治疗前的预测,主要依据患者基线HBV/DNA水平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,而基因型仅适用于干扰素治疗的预测。
3、 治疗中预测:
在治疗中,可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应答,即HBV/DNA下降的速度和幅度、HBeAg定量和HBsAg定量对疗效进行预测。HBsAg定量既可预测HBeAg的血清学转换,还可以预测持续病毒学应答和复发。